購物車 (0)

您的購物車是空的

小計$0.00

結帳時計算運費

查看購物車

下單後一個工作日內出貨

·
富台鑫科技有限公司

端子 FAQ:端子常見問題

端子異常排錯

本頁不斷匯整端子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、錯誤與改進方式。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專業維修/設計工程師,都能在這裡找到造成失效的原因與對應方案。

Q1: 為什麼我的端子會發熱、變黑?

這通常代表「電阻太高」。可能是線太細、壓接不良或氧化導致接觸面積不足。

常見原因:

  • 線徑選太小、電流超載
  • 壓接壓力不足或壓痕偏位
  • 導體氧化或鍍層受損

改善方式:

  1. 重新核對電流與線徑,對應正確端子系列
  2. 確認壓接壓痕完整、無鬆動
  3. 若環境潮濕,選用鍍鎳或熱縮防水端子

Q2: 為什麼端子壓接後線一拉就掉?

代表壓接壓力不足或壓模尺寸不符。

紅藍黃絕緣端子若用錯壓模,會壓不緊。

常見錯誤:

  • 紅端子用藍壓模
  • 壓到絕緣層、導體沒插到底
  • 使用萬用壓接鉗,壓力不均

建議:

  • 對應顏色壓模壓接
  • 拉力測試確認固定強度
  • 若仍鬆脫,改用不絕緣端子+熱縮管

Q3: 為什麼端子鎖上螺絲會鬆?

端子孔徑與螺絲規格不符,或壓痕變形導致接觸面偏心。

建議:

  • M4 螺絲用 Ø4 mm 端子,不可混 M3/M5
  • 使用扭力起子或墊圈確保鎖付穩定

Q4: 為什麼端子幾個月後會生鏽或變綠?

這通常是鍍層氧化電解腐蝕

常見原因:

  • 鍍錫端子在潮濕環境下長期使用
  • 無熱縮防水封膠
  • 銅端子與鋁接頭混用

解法:

  • 換鍍鎳或鍍金端子
  • 加封膠熱縮保護層
  • 避免異金屬接觸

Q5: 為什麼端子絕緣層會軟化或破裂?

PVC 絕緣耐熱性低,長期高溫(>80°C)會老化變脆。

改善方式:

  • 高溫環境改用尼龍、矽膠或玻纖絕緣端子
  • 避免靠近熱源(如馬達、燈具)

Q6: 為什麼端子壓得很緊,電流還是不通?

壓力不等於接觸良好。若壓模形狀錯誤、壓偏或金屬氧化,導通仍不良。

建議:

  • 檢查壓模幾何是否正確
  • 清除氧化層或使用新銅線
  • 高頻應用改用鍍銀/鍍金端子

Q7: 為什麼端子壓接後會裂開?

代表過壓或模具邊緣磨損

過壓會讓金屬結晶變形、產生細裂。

建議:

  • 降低壓接壓力
  • 定期更換壓模或觀察壓痕邊緣是否白化

Q8: 為什麼端子壓接後有小縫隙?

小縫不一定不良,只要拉力與導通合格即可。

但若應用在大電流或高震動環境,建議達到填充率 ≥85%,可做截面檢查。


Q9: 為什麼端子壓接電阻越來越高?

長期震動或潮濕環境下,壓接面會產生微動磨耗

改善方式:

  • 提高壓接密度與接觸壓力
  • 改用鍍鎳或鍍金端子
  • 增加線夾減少微位移

Q10: 為什麼端子顏色不一樣?可以混用嗎?

不建議。顏色代表壓接線徑範圍。

  • 紅:0.5–1.5 mm²
  • 藍:1.5–2.5 mm²
  • 黃:4–6 mm²

顏色混壓會導致壓力錯配、鬆脫或裂開。


Q11: 為什麼同樣線徑的端子壓起來感覺不同?

因為線材股數不同。多股線雖標稱 mm² 相同,但外徑更大、壓縮性更高。

建議:

  • 依「導體外徑」而非標稱 mm² 選端子
  • 若太緊塞不進,選擇上限稍大的系列

Q12: 為什麼端子壓久了會鬆?

這是應力鬆弛現象。純銅或薄壁端子在溫升與振動下會慢慢鬆開。

解法:

  • 選用鍍錫或鍍鎳端子(硬度較高)
  • 增加線夾或支撐結構

Q13: 為什麼端子壓模壽命會變短?

模具材質太軟或壓太多次。壓痕變鈍會導致壓深不足、導電異常。

維護建議:

  • 每週清潔壓模表面
  • 壓接力下降即更換模具
  • 定期做截面檢查確認壓接品質

Q14: 為什麼端子防水卻還會進水?

大多是「封膠沒覆蓋線側」。水氣會從導體端滲入,而不是從前端。

建議:

  • 使用帶膠熱縮端子
  • 封膠需延伸至絕緣層外側
  • 嚴苛環境可採雙層熱縮保護

Q15: 為什麼端子壓接後拉力很弱?

常見原因:

  • 導體未插到底
  • 壓到絕緣層造成假壓接
  • 壓模尺寸偏大

改善方式:

  • 確保銅絲完全插入
  • 壓接部與絕緣部位置分開
  • 壓後以手拉測試確認

Q16: 為什麼不同品牌端子壓完效果差很多?

因為每家端子的筒壁厚度、鍍層、硬度不同。

即使型號相同(如 R2-4),壓力回饋也不同。

建議:

  • 嚴格對應端子品牌與壓模
  • 若需混用,務必拉力與截面雙驗證

Q17: 為什麼端子壓接後線發熱但端子不熱?

這表示線材導電率差

多見於低品質銅線或假標 mm² 線材。

建議:

  • 換用高純度銅線
  • 確認線材品牌與實際截面積

Q18: 為什麼端子剝線長度會影響壓接?

太短:導體未完全進入壓接筒。

太長:銅絲外露易短路。

一般建議剝皮長度為壓接筒長度的 80–100%


Q19: 為什麼端子壓接後有白痕或變形?

金屬在過壓下產生塑性流動。

白痕即代表銅材被擠壓過度。

建議:

  • 降低壓接壓力
  • 若白化伴隨裂縫,需更換端子

Q20: 為什麼端子壓接後時間久了導電變差?

可能是壓接區進水、氧化或金屬疲勞。

長期使用後接觸面微腐蝕會讓電阻升高。

改善:

  • 使用熱縮或封膠保護
  • 每年定期檢查高電流端子接頭

 

延伸閱讀

什麼是端子?

想知道什麼是端子?這篇一次說清楚端子的定義、用途與常見種類,包含圓型、叉型、針型等,幫你快速了解電線連接的基礎知識。

端子如何連接?

想知道端子怎麼連接?這篇用最簡單的方式教你端子的壓接步驟:剝線、插入、壓接、檢查與保護,並附工具與尺寸對照說明。

如何挑選端子?

不知道該選哪種端子?本篇教你用最簡單三步法挑對端子:先看形狀(R/Y/針型)、再對尺寸(線徑與孔徑)、最後依環境選材質與防護。

端子材質與鍍層:導電性、防蝕性與壽命比較

不同端子材質與鍍層會改變導電性、防蝕性與耐熱性。本篇完整解析鍍錫、鍍鎳、鍍金端子的差異,幫你挑出最合適的材質組合。

絕緣端子 vs 非使用指南絕緣端子:哪一種更適合你的應用?

絕緣端子適合一般環境,不絕緣端子則強調耐熱與結構穩定。本文深入比較兩者的差異與應用場景,教你如何根據需求挑選端子。

環境條件如何影響端子選型:防水、防震、耐高溫的考量

想知道端子能不能用在戶外?這篇教你如何根據環境條件挑選端子,包含防水、防震、耐高溫等設計重點與材質建議。

端子壓著與裝配品質:壓力、模具、檢測流程

壓接品質決定端子的安全與壽命。本文詳解壓力控制、壓接模具選擇與截面檢測流程,教你如何判斷端子壓接是否達到標準。